•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
    大学章程
  • 领导关怀
  •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教育教学
    研究生教育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本科生教育

    专业设置

    教学成果

    一流专业

    一流课程

    教学平台

    本科质量报告

    留学生教育

    项目介绍

    招生信息

    政策法规

    继续教育

    专业设置

    学习中心

    教育培训

    教育部虚拟教研室
  •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科研平台
  • 师资队伍
    院士简介
    拔尖人才
    高级专家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招生信息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远程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服务
  • 交流合作
    国际交流合作
    校地校企合作
  • 校园文化
    大学精神
    文艺展厅
    校园风光
    形象宣传片
  • 公共服务
    日历校历
    常用电话
    教师邮箱
    学生邮箱
    网络支付
    网络收发
    网络认证计费系统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正版化软件平台
    OA办公
    分析测试中心
    校园WebVPN
  • 校园百事通
教
学
科
研
单
位
雅安校区
理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机电学院 食品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水利水电学院 人文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法学院 体育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成都校区
农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草业科技学院 动物医学院 林学院 园艺学院 风景园林学院 资源学院 环境学院 经济学院 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国际学院 水稻研究所 小麦研究所 玉米研究所 动物营养研究所 国家重点实验室
都江堰校区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商旅学院 基础教学部
管
理
服
务
部
门
党群部门

党政办公室(机关党委)

党委组织部 党委宣传部 党委统战部 巡察办公室 纪委办公室 纪检监察室 教师工作部 学工部 研工部 武装部 工会 团委
行政部门
教务处 学生处 招生就业处 研究生院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科技管理处 乡村振兴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人事处 财务处 审计处 国际交流合作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 基本建设处 基地与实验室管理处 离退休管理处 保卫处 后勤管理处 都江堰校区综合管理办公室
服务部门
图书馆 档案馆(校史办公室) 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 后勤服务总公司
Responsive image

ENGLISH

搜索
导航菜单
  • 首页
  •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 大学章程
  • 领导关怀
  •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 机构设置
    教 学 科 研 单 位
    雅安校区 成都校区 都江堰校区
    管 理 服 务 部 门
    党群部门 行政部门 服务部门
  • 教育教学
    研究生教育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本科生教育
    专业设置 教学成果 一流专业 一流课程 教学平台 本科质量报告
    留学生教育
    项目介绍 招生信息 政策法规
    继续教育
    专业设置 学习中心 教育培训
    教育部虚拟教研室
  •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科研平台
  • 师资队伍
    院士简介 拔尖人才 高级专家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招生信息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远程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服务
  • 交流合作
    国际交流合作 校地校企合作
  • 校园文化
    大学精神 文艺展厅 校园风光 形象宣传片
  • 公共服务
    日历校历 常用电话 教师邮箱 学生邮箱 网络支付 网络收发 网络认证计费系统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正版化软件平台 OA办公 分析测试中心 校园WebVPN
  • 校园百事通

综合新闻

导航菜单

新闻中心

  • 校园新闻网
  • 热点关注
  • 要闻速递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时政·理论
  • 视频新闻
  • 师生信息

信息中心

  • 通知公告
  • 招标公告
  • 学术信息
  • 文件通览
  • 信息公开
  • 成果转化
  • 科研动态

用手机扫描上图的二维码即可在手机上继续阅读本页面

不忘初心 牢记教师使命

——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感悟 

怀着对教师职业的崇敬和向往,大学毕业后以一名助教为起点,开启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回顾在川农大工作的这33年,真是感慨万千,从刚走上讲台时的怯场,到现在热情洋溢的讲课,越来越多学生喜欢听我上课、找我谈心;出于对科研的热爱,在教学工作中一直秉承着以学生为本、学术为天的理念,让我从一名的年轻农业科技工作者,到现在获得了诸多的成果和荣誉,这背后有太多的回忆。

近日,有幸获得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授予的首批“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称号,感谢组织对我工作的再次肯定和认可,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不忘初心,牢记教师使命”,并将“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践行传承下去。下面我就从教学、育人、科研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做一名学生满意的人民教师

照本宣科式的讲课是没有生命力的,学生会失去上课的兴趣,经常开小差、甚至逃课。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升自我的教学能力:第一,注重课堂内容的轻重、缓急的选择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案例选择要适当,注意学生的接受性,要相对的通俗易懂,语言质朴。在课堂上我会经常与学生分享出去开会时听到的好的、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知识,让学生们开拓眼界,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其次,要敢于和善于互动,忌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这样才能充分展现个人的教学个性和人格魅力,只有经常与他们互动,让他们的思路跟着你的课程走,才能让他们更好的消化吸收,进一步保证课堂的现场教学效果。我通常会拿出一部分的时间与学生互动,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调动积极性,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严格,细心体察他们在课堂上的情绪、举动,并在不经意间将做人做事的道理告诉他们,把授课过程同时当作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过程;第三,课前一定要有充分准备,对所讲内容要熟悉透彻,上讲台前要有相应的练习,这样才能保障教授过程中的流畅性。这个习惯我一直延续了30多年,每次上课或演讲前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反复的练习,洞悉每句话的意思,甚至专门让学生们给提出建议,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二)关爱学生,和他们做朋友

关心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需求,学生有困难想办法解决,学生有困惑帮忙解惑。对于本科生,平时除了给他们上课,课下也会找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同时寻找科研苗子,引导他们到积极的轨道,激发对科研的兴趣,鼓励他们多去实验室学习和帮忙,贫困学生还会给予他们提供助学机会解决一定的生活补贴。对于研究生,定时进行课题组组会或读书报告,学生们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展和近期遇到的问题及分享最新TOP期刊研究精髓,提出他们的要求和看法,尽导师所能去帮助他们,让他们尽快的进入科研工作者的角色;此外,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教书育人同步进行,经常教育他们学生期间应清心寡欲,专心致志于自身的科研工作,要避免受金钱、手机等的干扰;每位研究生都应有自己的科研梦想,并将其作为一个目标而为之奋斗;应学习老一辈研究学者的忘我奋斗精神,为了自身事业应勇于献身、敢于奉献、持之以恒,将科研事业当做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将前辈传承下来的事业延续下去。

(三)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二者相得益彰

教学是科研的载体,在教学中可以发现问题,拓展科研思路;反过来,科研成果也可以有力支撑教学,拓展教学视野。平时除了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工作,我也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科研生产工作中,开始多是重复性的工作,且在短期内难见成果,条件艰辛,前路茫然,但只要坚持,敢于创新和发现终会有收获和回报,这些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对于课堂教学十分受用。我经常鼓励学生和青年教师不要长期坐在电脑前面,搞“计算机式科研”,或只学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要多到生产一线,多参会、多报告、多交流,开拓自己的科研思路,这样才能更好的消化吸收书本知识。

一路走来,感悟教师工作的真滴:享受在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的快乐,不必过多考虑回报大小;乐于一遍遍的给学生们说教,即使年轻人还未能完全理解;勇于探索育种工作和科研前沿;一路走来,感念教师工作之神圣:作为知识、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的传播者,担当了文明和文化继承的社会重任;对教师最高的奖赏不是名誉和金钱,而是当学生们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时,心中还想念着老师,青出于蓝而必定胜于蓝。

最后,用一位老院士的名言与大家共勉:“年轻人要有一点理想,甚至有点幻想都不怕,不要太现实了,一个青年太现实了,没有出息”也希望与大家一起将老一辈“川农大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雅安校区
  • 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 邮编:625014
  • 电话:0835-2882232
  • 传真:0835-2883153
成都校区
  • 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 邮编:611130
  • 电话:028-86290101
  • 传真:028-82652669
都江堰校区
  • 成都市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 邮编:611830
  • 电话:028-87133509
  • 传真:028-87133366
普通本科招生咨询电话
  • 028 - 86290999
  • 028 - 86291999

Copyright © 2020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9006192号-15 雅公网安备511801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