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导航菜单
用手机扫描上图的二维码即可在手机上继续阅读本页面
2025年“四川省教学成果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申报工作通知
各相关单位:
2025年“四川省教学成果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申报工作已启动,现将我校相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评选范围
2022年1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期间完成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正式出版的专著(含专题论文集)、译著、古籍整理成果、工具书、学术通俗读物(以第一次版、印时间为准);(2)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以第一次发表时间为准);(3)未公开出版或发表,但被省部级及以上国家机关采纳应用,或获省部级及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并被有关部门采纳应用的研究报告(以采纳应用或批示时间为准,并出具证明材料)。交叉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成果,其内容偏重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可以申报参评。积极支持有组织的科研成果、青年学者的科研成果申报参评。参评成果的其它要求请查看附件1。
二、申报要求
(一)申报主体
1.符合评选范围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均可以个人或集体名义申报。
2.以个人名义申报成果,不管是作为负责人还是参与人,每人限报1项。
3.合作成果限定申报人数,申报人数(包括负责人)不超过8人,并按贡献大小确定排序。
(二)申报限额
1.我校限报15项,超过限额数量将组织校内评审。
2.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成果不限项:
(1)公开出版的入选国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成果;
(2)公开出版的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重大项目的结题成果;
(3)获得中央政治局常委肯定的成果;
(4)被全国社科工作办《成果要报》和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成果专报》采用并获得省部级及以上领导肯定的成果。
以上类别成果材料,单独报送到社科科审核,时间节点和其他成果一致。
三、时间安排
9月17日前:各相关学院统计拟报情况,并将拟申报成果表(附件3)报至社科科。
9月24日前:以学院为单位,将申报成果材料统一报送至社科科。
9月25-29日:校内评审。
9月30-10月13日:出校名单公示,相关负责人在系统填报并提交最终材料(网址:http://221.236.28.125)。
四、申报材料
各学院应将以下材料收齐后,在9月24日下班前集中交至社科科。电子版材料同时打包发送至社科科邮箱(邮件以“XX学院+哲社成果”命名。具体材料以“申报人姓名+具体材料”命名,如“张三+申报评审表”)。
1.《申报评审表》6份,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负责人、参与人签字。
2.申报成果6份,以外文或少数民族文字形式发表的成果,提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译文5份。著作提供目录、摘要及主要章节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译文,论文提供全文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译文(PDF,不超过60M)。
3.佐证材料6份,制作目录并装订成册。包括应用或批示证明、结项证书、协商证明、与成果有直接关联的文章、书评及其他社会影响材料等。未公开发表或出版的成果,必须提供应用或批示证明,公开发表或出版的成果如无佐证材料可不提供(PDF,不超过10M)。
待校内评审结束后,社科科将另行通知通过校评的成果负责人,完成系统填报并提交最终纸质材料。
五、其他事项
如有不明事项请查阅附件、加入川农社科群(QQ群号:293512926)交流(申请入群时请注明学院+姓名)或联系社科科咨询。申报中遇到技术问题请联系400-800-1636。
联系人:王洪,冯怡心
联系电话:028-86293016
社科科邮箱:sicauskk@163.com
附件:
1.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印发《2025年“四川省教学成果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申报推荐须知》的通知.pdf
2.2025年“四川省教学成果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申报评审表.docx
科技管理处
2025年9月15日
Copyright © 2020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9006192号-15 雅公网安备511801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