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
    大学章程
  • 领导关怀
  •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教育教学
    研究生教育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本科生教育

    专业设置

    教学成果

    一流专业

    一流课程

    教学平台

    本科质量报告

    留学生教育

    项目介绍

    招生信息

    政策法规

    继续教育

    专业设置

    学习中心

    教育培训

    教育部虚拟教研室
  •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科研平台
  • 师资队伍
    院士简介
    拔尖人才
    高级专家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招生信息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远程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服务
  • 交流合作
    国际交流合作
    校地校企合作
  • 校园文化
    大学精神
    文艺展厅
    校园风光
    形象宣传片
  • 公共服务
    日历校历
    常用电话
    教师邮箱
    学生邮箱
    网络支付
    网络收发
    网络认证计费系统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正版化软件平台
    OA办公
    分析测试中心
    校园WebVPN
  • 校园百事通
教
学
科
研
单
位
雅安校区
理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机电学院 食品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水利水电学院 人文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法学院 体育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成都校区
农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草业科技学院 动物医学院 林学院 园艺学院 风景园林学院 资源学院 环境学院 经济学院 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国际学院 水稻研究所 小麦研究所 玉米研究所 动物营养研究所 国家重点实验室
都江堰校区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商旅学院 基础教学部
管
理
服
务
部
门
党群部门
党政办公室(机关党委) 党委组织部 党委宣传部 党委统战部 巡察办公室 纪委办公室 纪检监察室 教师工作部 学工部 研工部 武装部 工会 团委
行政部门
教务处 学生处 招生就业处 研究生院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科技管理处 乡村振兴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人事处 财务处 审计处 国际交流合作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 基本建设处 基地与实验室管理处 离退休管理处 保卫处 后勤管理处 都江堰校区综合管理办公室
服务部门
图书馆 档案馆(校史办公室) 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 后勤服务总公司
Responsive image

ENGLISH

搜索
导航菜单
  • 首页
  •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 大学章程
  • 领导关怀
  •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 机构设置
    教 学 科 研 单 位
    雅安校区 成都校区 都江堰校区
    管 理 服 务 部 门
    党群部门 行政部门 服务部门
  • 教育教学
    研究生教育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本科生教育
    专业设置 教学成果 一流专业 一流课程 教学平台 本科质量报告
    留学生教育
    项目介绍 招生信息 政策法规
    继续教育
    专业设置 学习中心 教育培训
    教育部虚拟教研室
  • 科学研究
    科技奖励 科研平台
  • 师资队伍
    院士简介 拔尖人才 高级专家
    正高级职称 副高级职称
    人才招聘
  • 招生就业
    招生信息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远程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服务
  • 交流合作
    国际交流合作 校地校企合作
  • 校园文化
    大学精神 文艺展厅 校园风光 形象宣传片
  • 公共服务
    日历校历 常用电话 教师邮箱 学生邮箱 网络支付 网络收发 网络认证计费系统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正版化软件平台 OA办公 分析测试中心 校园WebVPN
  • 校园百事通

通知公告

导航菜单

新闻中心

  • 校园新闻网
  • 热点关注
  • 要闻速递
  • 综合新闻
  • 媒体聚焦
  • 时政·理论
  • 视频新闻
  • 师生信息

信息中心

  • 通知公告
  • 招标公告
  • 学术信息
  • 文件通览
  • 信息公开
  • 成果转化
  • 科研动态

用手机扫描上图的二维码即可在手机上继续阅读本页面

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申报通知

 

各相关单位:

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申报工作已启动,根据全国哲社办(附件1)及省哲社规划办(附件2)相关要求,现将我校有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型

研究专项包括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重点项目每项资助35万元,一般项目每项资助20万元。申请人须按照研究专项近年课题指南的导向性要求,比照已立项课题,结合自身研究基础,着眼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围绕以下重点方向和领域,科学拟定题目申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论述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和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案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世界历史文化名著进思政课;

高校学生思想动态及思政课学情,高校思政课各门课程教学的基础性前沿性问题,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及重点难点,教学示范讲义、创新课件、优秀案例及数据库、实践基地建设;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给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以跨学科支撑高校思政课建设、理论成果与教学成果互相转化、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国外“思政课”或“公民道德”课程建设、课程思政等。

申请人须在课题论证材料中首先对选题作出说明,简洁明了地介绍选题所研究的核心问题、研究的视角等,力戒脱离实际、简单重复或搞拼凑式研究。

二、申报条件

(一)重点项目申请人需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一般项目申请人需具有中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

(二)在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负责人不得申请研究专项(结项证书标注日期在2025年11月3日前),申报2025年度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及其课题组成员不得以相同或相近选题申请研究专项,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的负责人不得以相同或相近选题申请研究专项。

(三)凡以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本次研究专项,须在《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中注明所申请项目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联系和区别,申请鉴定结项时须提交学位论文(出站报告)原件。

(四)立项后凡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名义发表阶段性成果或最终成果,不得同时标注其他基金项目资助字样。项目负责人要对课题组成员发表成果进行审核把关,并在最终成果中明确课题组成员的贡献。

三、申报方式及时间

(一)研究专项实行限项申报,我校限报5项。

(二)研究专项实行网络申报,系统于10月27日零时开放,申请人可登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https://xm.npopss-cn.gov.cn)的“项目申报系统”,以实名信息注册账号后登录系统,并按规定要求填写申报信息(已有账号者无需再次注册)。申请人在线申报的同时仍需提交纸质版《申请书》一式2份、活页1份,并确保线上线下申请书数据完全一致。具体安排如下:

10月27日上午8点前:申请人将申请书、活页、汇总表(附件3、4、5)的电子版发送至社科科邮箱。

10月28—31日:校内评审。

11月1—3日:提交纸质材料、系统填报。

请按照时间节点提交材料,逾期视为放弃申报。

四、其他事项

其他未尽事宜请查阅附件、联系社科科或加入QQ川农社科群(293512926)咨询。

联系人:王洪、冯怡心

联系电话:028-86293016

邮箱:sicauskk@163.com

 

附件:

1.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申报公告(全国哲社办).pdf 

2.关于做好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申报工作的通知(省社科联).pdf 

3.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申请书.doc 

4.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课题论证活页.doc 

5.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申报材料汇总表.xls

 

科技管理处

2025年10月10日

 

雅安校区
  • 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 邮编:625014
  • 电话:0835-2882232
  • 传真:0835-2883153
成都校区
  • 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 邮编:611130
  • 电话:028-86290101
  • 传真:028-82652669
都江堰校区
  • 成都市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 邮编:611830
  • 电话:028-87133509
  • 传真:028-87133366
普通本科招生咨询电话
  • 028 - 86290999
  • 028 - 86291999

Copyright © 2020 四川农业大学.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9006192号-15 雅公网安备5118010004号